首页 > 创新创业 > 显示

鄂前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民族文化产业遍地开花

发布时间:2016/12/19 17:15:08    编辑:admin

  冬风微凉,阳光正好。行走在鄂托克前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草原小城的静谧和安逸扑面而来,在一幢幢透露着民族风情的建筑内,却别有洞天。

  午后的阳光从偌大的落地窗洒进来,曹纳木博物馆内温暖如春,博物馆内各类藏品让人应接不暇:整齐排列的各类图书、五畜标本、蒙古包及内外的各种陈设、从事畜牧业的生产用品、打猎用具、各种老式鼻烟壶、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只要和民族文化有关的,这里应有尽有。曹纳木博物馆为私人收藏品展馆,馆内展品分为藏书和藏品两大部分。藏书又分为古籍和现代出版物两大类,古籍中有手抄本、木刻本和活字铅印本,现代出版物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图书,其中有蒙文图书15000余部、汉文图书5000余部、国内各地蒙汉文刊物(包括内部刊物)70余部、5000余期(册)。藏品主要有近代蒙古族生活起居用品,化石、鼻烟壶等珍品,红色纪念品和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曹纳木老人是我们这里的文化名人,他是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谣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还是成吉思汗研究会副理事长,老人热爱民族文化,多少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这也是他将自己的私人收藏与大家分享的重要原因。”随行的鄂托克前旗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辛红霞一边介绍博物馆的基本情况,一边告诉我们曹纳木老人的事迹和成就。

  还没走到可汗苏力迪乳制品公司的门口,浓浓的奶香味就随风飘了过来,走进公司,透过玻璃,乳制品的生产流水线一目了然。可汗苏力迪乳制品公司副总经理张海飞介绍说:“公司是2015年4月入驻园区,眼前原料、成型和烘干这三个车间,是主要的功能区,卫生洁净度达到10万级。”张海飞接着解释道,“10万级的卫生洁净度级别相当于进行手术实验时的水平,我们的厂房完全严格按照食品乳制品的规范标准建设,人、物分流,有各自通道,即使是包装好的成品也是一样,比如说接货一定有专门的通道,而不能开门进来接货。我们的品牌有奶贝、奶酥、奶茶三大系列,十几个品项,随着市场发展,我们的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鄂托克前旗为中心,半径800公里内公司有实体销售,东南沿海则以线上交易为主,我们公司自己操作和借助其他网络平台一共有9个平台在做线上销售,现在产品可以覆盖到全国23个省市。在2015年3月公司被自治区商标认定委员会评为民营企业著名商标,这也是鄂托克前旗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著名商标。现在,我们规划了第二生产车间,计划2017年初投入使用。”

  鄂托克前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所以有如此“魔力”吸引众多“潜力股”入驻,和产业园的定位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鄂托克前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于2011年开工建设,总体划分为职业教育培训区、主题文化展示区、民族特色商业街区、旅游服务区、生产加工区。为了推进创新创业,加快结构转型,文化产业园运营坚持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多级发展,实现园区与文化结合、与景区结合、与市场结合、与大沙头景区联合打造形成集民族文化用品展销、民族风情体验、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园四基地”,即:创新创业园、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沙漠温泉理疗及运动体验基地、民族(手)工艺品研发加工基地、民族文化旅游商品集散地,力争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鄂托克前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已建成主题文化展示区、民族特色商业街区和职业教育培训区。

  为更好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挖掘就业岗位,园区将民族商业街区作为重点区域打造,街区共有建筑45栋,413户,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按业态布局,商业街区划分为民族(手)工艺品区、民族食品药品区、餐饮区和文化娱乐等四大功能区,同时还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体活动场馆布局在园区,聚集人气、烘托气氛。

  辛红霞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服务商户,我们加大了政策优惠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商户,我们将免房租的期限从3年延长到了5年;自园区启动之日起,所有商户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分别给予100%、80%、60%、50%、40%的采暖费补贴和物业费补贴;我们还会为入园商户协调小额贴息贷款和创业就业基金,设立园区文化产业发展奖励资金,每年评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广泛的优秀商户给予资金奖励,激发入园商户和企业的创业热情,目前,园区入驻个体商户88户。最近我们获批了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下一步文化产业园的发展要紧紧围绕旅游做好文章,实现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商户的规模计划达到200户,最终将产业支撑作为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